20230319宋代钱币艺术之境—小小金融家活动
来源: 时间:2023-03-19 15:52:28 点击:805次宋代钱币的艺术之境
—小小金融家系列活动之宋代钱币专题
你知道宋朝第一枚御书钱是谁写的吗?古钱币上的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读?带着这些问题,金融街少年宫“小小金融家”青少年财商教育系列宋代钱币专题活动的第二讲——宋代钱币的艺术之境于2023年3月19日开讲。
活动的热身环节由两位同学和一位家长与大家共同回顾了上一讲“宋代钱币的铸造工艺”后,随即进入展厅,马静老师带领同学们快速浏览了中国货币通史展中的部分内容,并补充和强调了上一次课程的知识要点,来到两宋货币展览前,进入了本次活动主题。
说起宋朝钱币,以别具一格、特色显著而闻名,尤其是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在宋朝钱币上得到充分发挥。马老师以宋朝第一枚御书钱“淳化元宝”为切入点,将大家带到展柜前娓娓道来。宋钱艺术性极强,钱文书法异彩纷呈,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都出现在货币上。宋太宗赵光义喜好诗赋,酷爱书法,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他书写钱文的淳化元宝,也就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御书钱”。同学们纷纷凑近展柜仔细端详展品,御书钱上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
老师继续介绍,除了太宗皇帝外,御书钱最负盛名的就是宋徽宗这位 “文艺大咖”皇帝。徽宗精通书画,尤以“瘦金体”最为出名,瘦金体适宜书写小字,小小的钱币无疑成了展示它最好的舞台。他曾亲自书写了崇宁、大观、政和等年号的钱文。展柜中展示的“崇宁通宝”,结体严谨,用笔瘦硬,顿挫有节,外露锋芒,行笔潇洒细而劲,刚劲中透出秀丽,确实令人赞叹。
随后,马老师又讲授了宋代钱币美学文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对钱,钱币的大小、重量、字一样,但是字体不同,或一行一篆,或一隶一篆,成双成对,相映成趣。
电视剧里出现的用银两买东西是真实的吗?50两银锭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斤?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在马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一一解答。同学们还掌握了“上下、右左或者右旋”的钱币上文字的读法,以及能分辨出平头束腰的北宋银铤和弧头束腰的南宋银铤等实用小技能,并欣赏了宋铁钱以及宋时期的淳化金钱、金叶子、金锭等珍贵展品。
此次活动,通过宋代货币史,也看到了宋代政治史。了解了从宋代开始,铜、铁钱取代了绢帛的货币职能,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等,这些都是宋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宋代文艺繁荣昌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