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之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
来源: 时间:2023-04-08 16:52:34 点击:868次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之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和景明,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金融街少年宫“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开启了故宫这一篇章。
故宫里熙熙攘攘,600多年前,这里为皇家而建,十个甲子后普罗大众得以走进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2023年4月8日,金融街少年宫“北京中轴线”活动走进了故宫的中轴线,从前朝后殿在皇权上的体现,近观这个曾经高高在上,承载着厚重中国历史的地方。
午门有几个门洞?为什么外方内圆?大家经常说的“推出午门斩首”是不是真的?思考着问题,史老师引领大家从午门进入了故宫,揭晓谜底。原来午门从外面看是三座门,而里面看就是五座门,有“明三暗五”之说,而“外方内圆”象征天圆地方,说明午门以内是天界,这样对人间天界的划分,也突出了皇权至上。而“午门斩首”则属于以讹传讹,但明代确实有在午门外“廷杖”大臣的刑罚。接着,史老师又给同学们讲解了自周朝以来的“三朝五门”制度,说明故宫的建造遵循《礼法》,有法可依,也突出皇宫建筑的威严肃穆。
大家走到金水河畔,史老师又抛出了问题,寻找故宫里最大的一张弓。这张弓会挂在哪里呢?同学们或奔跑四散,或仰头张望,眼前蜿蜒的金水河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河道,聪明的同学们猜到,原来最大的一张弓就是金水河。河上的五座桥就像五支箭一样射向人间,分别对应着“仁、义、礼、智、信”。实际上金水河和金色没有直接关系,内金水河之所以用“金”来命名,就是因为内金水河是从神武门的西边进入紫禁城的。“西”在五行里属金,所以内金水河的“金”,是五行里的“金”。这样的讲解实在太有意思了,故宫的一砖一瓦,每个建筑都有自己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可追溯啊!
走过金水桥开启了对故宫三大殿的讲解: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各自的功用、建筑形制,内里的匾额等等,史老师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中既有引导观察:比如太和殿冷暖色交替出现的配比;又有思考,比如太和殿的三层须弥座,九间房体现了九五之尊,皇权至上的特点;还有许多干货:如五种屋顶的区别,脊兽的小知识;另外还有风趣幽默的番外篇:皇帝宝座上的轩辕镜,传说可以照出真龙天子,保和殿的大缸下为什么有火堆?为什么三大殿里没有一棵树或草?
走过了三大殿,史宁老师特意带同学们看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隆宗门。大家纷纷抬头看隆宗门的牌匾,这个有什么特别好看的呢?原来啊,清代在隆宗门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天理教的起义军攻打到了紫禁城,至今隆宗门匾额上还留有一个清晰的箭头,相传就是这次战斗的遗迹。
来到乾清门广场,一只耷拉着耳朵的狮子与故宫众多挺立威武的狮子形象截然不同,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史老师讲到,这里是前朝后寝的分界点,意为从这里往后,就是“非礼勿听”了,警示后宫对于前朝的政事,要少听、少议论。“后寝”部分,史宁老师分别给同学们讲解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钦安殿各自的功用,以及独特之处,比如坤宁宫,门不居中而偏东,一边做洞房,一边供奉萨满教,这也是故宫中轴线上唯一一座有满族文化背景的建筑。
走进御花园,基本就结束了本次故宫探寻,里面的主体建筑钦安殿,是故宫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钦安殿的硫金宝顶是故宫北斗七星意象的最后一颗星,殿前的一个石座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只见上面雕刻了海浪、各种海怪,四周还有鱼、龟、虾、蟹,这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同学说因为皇帝爱吃海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原来这样的设计正是暗合了“北方,水也”之说。紫禁城建成的600多年间,遭遇大大小小火灾四五十次,而钦安殿次次幸免于难。钦安殿内供奉的真武大帝也是水神,难不成奥秘在这里?
故宫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北京中轴线上的每一个建筑岂不都是如此?恢弘壮美的北京中轴线,期待下一次走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