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走进历史长河 探秘中国货币的发展与变迁

来源: 时间:2022-08-11 11:11:12 点击:1494次

走进历史长河 探秘中国货币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圜钱四大货币体系后又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194812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中国货币的发展真可谓源远流长,8月11日,本学期最后一次“小小金融家”活动便邀请了中国钱币博物馆金牌讲解员马静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秘中国货币的发展与变迁。

马静老师介绍,中国有着2000年连续不断货币发展的历史,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货币从产生之日起,就带着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也可以说钱币贯穿了中华文明初始,三代兴替,列国争霸,大秦一统,汉唐强盛,两宋繁华,明清易代,直至近代转型,共和国奠基。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为交易造成了很多的不便。此时,马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大家都知道谁统一了中国货币的形制吗?同学们纷纷踊跃举手回答。对,正是秦始皇将货币的形制进行了统一,从此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开始了它漫长的“生命历程”,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马老师介绍到,中国货币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五铢。它经历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总共延续流通了739年的时间。到唐代,我们则迎来了中国货币的新时代:开元通宝。“开元通宝”并不是年号钱,唐虽然有“开元”年号,但此钱为唐高祖李渊所铸,他于公元618那年称帝,武德四年弃五铢改铸“开元通宝”寓意开创新纪元。据《旧唐书》中记载:钱文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字体为“八分书”“通宝”为通行的宝货,自此“宝”文钱开始流行于世。

随着时间的流淌,中国货币史上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宋·交子,它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的成都。说到这里,马老师和同学们说起了徽宗皇帝赵佶与御书钱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宋代的钱币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随后马老师分别讲解了大元的“元宝”、世界上面符最大的一张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一贯、清代的银锭、以及中国最早的机制币:银元和铜元。从此,机制银元的出现便取代了上下几千年的圆形方孔钱。同时,也开启了币制的新纪元。在活动的最后,马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部分朝代的货币,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欣赏这些难得一见的文物,增加了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纷纷表示讲座结束后,一定要去中国钱币博物馆欣赏更多珍贵的钱币藏品。本次活动在同学们与老师激烈讨论中结束,同学们仍感意犹未尽。

通过此次钱币史的学习,同学们透过钱币,看到了社会发展史、文明进步史、王朝更替史、兴衰治乱史、技术演进史,相信本次活动后,同学们会对中国文化历史更加感兴趣,提高民族自信坚定传承之心。

精彩瞬间.jpg


地址:西城区鲍家街甲2号 邮编:100031 招生咨询:66020840 值班电话:66020655 工作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