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0吹打艺术漫谈之唢呐的前世与今生

来源: 时间:2018-10-20 16:08:08 点击:2636次

吹打艺术漫谈之唢呐的前世与今生

                          —艺术导聆与文化探索

为进一步提高我宫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校外教育机构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促进我宫精品项目建设,2018年10月20日,金融街少年宫开展了“唢呐的前世与今生”艺术导聆与文化探索活动。活动邀请了青年唢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高华为主讲嘉宾。

高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会理事。1998年由她演奏并演唱的歌曲《吹唢呐的女孩》荣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出版了由她编著的《唢呐演奏基础教程》《唢呐演奏曲集》。高华的演奏热情细腻、委婉而奔放,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出访各国及地区的演出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和极高的评价。

讲座伊始,高华老师从孩子们所熟知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开始讲起,讲述了当代中国吹打乐主要组成部分:笙、竹笛、管子、鼓、唢呐等众多类型的打击乐和中国吹打乐的悠久历史。

接着,高老师对唢呐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唢呐历史悠久,最初用于红白喜事的音乐演奏,从出生到婚嫁再到离世,可以说唢呐声伴随人的一生,人生经历的重要时刻都有唢呐声相伴,唢呐文化见证了世间的各种悲欢离合。在现今,多元、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下,唢呐这件乐器也在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和光彩。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华丽张扬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极具表现力的音色都让广大观众深深的为其着迷。高老师又以唢呐的经典名曲《百鸟朝凤》举例说明了唢呐既可以演奏热烈、粗狂豪放的旋律,又可以演奏婉转抒情、苍凉悲壮的作品。

讲座过程中,高老师与观众们进行了互动问答环节,家长和孩子们表达了自己对唢呐艺术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高老师一一解答。最后,活动现场邀请了唢呐学员进行了精彩的现场表演,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将观众带入唢呐和中国民乐的世界。

  通过这场生动的吹打乐专题讲座,令在座的家长和孩子们对中国吹打乐文化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不少家长和孩子们表示今后会通过更多渠道去了解、学习中国吹打乐及民乐文化。

地址:西城区鲍家街甲2号 邮编:100031 招生咨询:66020840 值班电话:66020655 工作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